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在已建成36家社区护理中心的基础上,持续推进30家社区护理中心建设工作。近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马陆镇和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市级社区护理中心验收。目前,全区共有5家市级社区护理中心。(回顾往期报道)
近年来,嘉定区在做好日常基础护理、门诊护理、病房护理及居家护理基础上,还提供了糖尿病护理、伤口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安宁疗护等社区适宜专科照护服务。新入选的3家市级社区护理中心有何特色?我们一起来看看→
护理中心综合服务区域面积为284平方米,融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护理服务平台。目前,中心开设伤口护理、静脉导管维护、糖尿病护理和营养护理4个专科护理门诊,提供问诊咨询、方案制定、饮食用药指导、清创、换药、拆线、导管维护等全流程护理服务。
“情暖夕阳•康乐延续”居家伤口护理服务。2014年起,开展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居家压疮护理服务,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社区卫生特色服务项目”。
“幸福不倒翁”防跌倒护理实践项目。在老年病房、养老机构和社区积极开展“幸福不倒翁”防跌护理实践项目,总结出一套社区防跌倒干预机制,培养了一支防跌倒护理队伍,成立幸福不倒翁“稳步前行”志愿队,通过科普活动、防跌倒课堂、自编情景剧及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开展防跌倒宣传,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
“最美的旅程,温暖的回忆”特色人文关怀项目。在老年病房开展“最美的旅程,温暖的回忆”特色人文关怀项目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我们的节日》《心心相映》《温暖的回忆》和《康复心呵护》四大项目,让住院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有效提升护理温度。
“卒中护康家园”特色康复护理项目。在康复病区开展“卒中护康家园”特色康复护理项目,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构建了医、护、康融合特色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模式。
健康生活方式护理教练营。成立马卫健康生活方式护理教练营,创建护理团队自己的科普抖音号和视频公众号,编制一系列科普视频和科普宣传资料,为辖区居民开展多形式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和示范。
护理中心的综合服务区设置于中心门诊一楼大厅,实施“1+N+X”一站式护理服务,即基本护理、专项护理(伤口护理、糖尿病护理、导管维护、安宁疗护、康复护理等)和特色护理(中医护理、延续性护理、安宁疗护等),通过预约、咨询、评估、服务实施与跟踪评价等功能,实现护理门诊、病房、站点、居家护理服务的统筹管理。
目前中心开设静脉导管维护、伤口护理、糖尿病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护理门诊以及安宁疗护等,提供导管维护、伤口换药、糖尿病健康宣教、各项评估、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基本护理项目;还为行动不便、高龄老人等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
甜“沁”守护,健康相伴糖尿病特色护理。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引导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准确进行风险评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护理中心的综合服务区域面积为300平方米,按照国家及本市护理服务相关规范与标准,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护理服务,打造“1(基本护理)+N(专科护理)+X(特色护理)”服务体系。目前开设有伤口护理、静脉导管维护、糖尿病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安宁疗护6个专科护理门诊。开展护理咨询;进行需求评估、预约、制定方案实施、效果评价、转诊等全流程护理服务。
医养结合——护理延伸服务。以老年患者需求为出发点,为居家、养老机构内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全程护理服务。
“银杏讲师团”护理科普团队。团队由6名高年资护士组成,以照护服务为核心,丰富健康科普形式,进一步提升辖区内轻度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的家庭照护能力。
“安杏有约”线上护理科普品牌。定期发布健康资讯、护理知识等内容,为患者和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信息服务。通过线上互动和交流,与患者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
今后,嘉定区将紧紧依靠区域性医疗资源和先进技术支撑,做实做优社区护理工作,全力打造建设高质量的社区护理中心,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社区护理服务,共同打造健康嘉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足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