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插入形状这个功能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选择矩形、正方形去搭配文本框衬托文字:
这是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会使用的技巧,有时候我们还会用这些形状做一些流程图,那么:
形状在PPT中起到什么作用? 形状是不是只有这么简单的用法? 我们怎么用形状去提升PPT的质感?
今天小醒目就带着大家来看看,PPT中最常见的形状,其实也有很多大开眼界的玩法。
除此之外,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大小不统一的元素(比如LOGO),难以直接排版:
这时候我们只要给这些元素加上一个固定的形状,然后调整元素的大小细节,保证在形状之内。
给元素添加形状这个操作虽然简单但见效特别快,尤其在我们需要版面整洁的情况下。
只需要形状和元素对齐后组合,再和其他组合后的元素对齐就可以达到视觉统一的效果:
其实这些元素在添加了形状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区分层级,让页面上的内容有主次之分。
当页面需要表达总分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元素添加不同大小的形状,表示包含关系:
很多同学在制作PPT的时候只把精力投放在文字和图片上,缺乏对形状运用的思考,这样做出来的PPT会比较单调,缺乏质感:
比如形状的填充色、线条颜色、线条宽度、虚线和实线、透明度等,这些属性的灵活搭配能让版面的质感更上一层楼。
如果看腻了圆形和弧线,其实在插入形状中还有一个不常见但也能轻易提升设计感的形状,那就是曲线:
曲线的使用方法很简单,点击 【插入形状】 —— 【线条】 —— 【曲线】 后,我们先在版面上点击一下,就发现一条可伸缩的直线。
这时候再点击一下,拖动鼠标,这条直线就可以根据拖动幅度更改线条的弧度了:
如此类推,当曲线需要收尾时我们只要在结束的地方“双击”鼠标,就可以画出一条连续的曲线了;
如果你对曲线的弧度不太满意,我们画完之后还可以进行编辑,右键曲线——编辑顶点。
要改变曲线的弧度,我们可以通过拖动黑色锚点,或调整黑色锚点延伸出来的两个小手柄的长短以及角度来实现:
所以说,了解形状的作用,能更好帮助我们恰到好处运用形状提升PPT的演示效果。
其实,形状在PPT设计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远远不止于搭配文本框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形状还有些什么玩法:
但很多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找来了一张合心意的图片,却由于图片上的颜色过多或过亮导致在图片上添加的文字看不清、被弱化:
具体做法就是插入一个正好能覆盖图片的形状,然后调整形状的透明度,这样我们就发现原本被弱化的文字此时被凸显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更改形状的填充色,甚至设置渐变填充,这样配合透明度的效果会更好:
一般情况下,我们插入图片后都只会让它保持矩形,稍微有点心思的会把图片裁剪成圆形、六边形等:
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形状以及布尔运算做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去提高版面的新颖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上文提到的曲线去绘制闭合的任意多边形再做图片填充,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无插件直播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形状的用法,包括怎么用形状去给PPT加分,以及掌握任意多边形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
其实,不管对于PPT初学者还是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形状永远是PPT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研究PPT,希望让PPT成为自己个人技能,并且有机会作为副业的话,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门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