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分类
伯克利学霸4次代表美国参加奥运华人爸妈却埋怨:“你还是找个正经工作吧!”

  虽然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但体育爬藤话题依旧热度不减,不少中产父母都琢磨着通过体育这个“捷径”,助力娃迈进梦校大门,然而无数例子证明,体育爬藤并非我们想象那样可以保送直升名校,这可能是一条更辛苦的路,而且对于华人父母来说,孩子可以靠体育进名校,但不能以体育为未来职业......

  7月28日,美国游泳选手托里·赫斯克(中文名:简爱,Torri Huske)在100米蝶泳项目中夺冠。这场比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拿到了铜牌。

  简爱有一半华人血统,她的母亲Ying Weng Huske出生于广州,后来移居美国,是一名IT人士。

  Rose Zhang(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张斯洋),女子高尔夫球手,斯坦福大学……等10名华裔队员。

  这其中就有今年28岁的张安(Lily Zhang),美国排名第一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这是她第四次参加奥运会。

  在前两天的比赛中,张安败给了韩国选手申有彬,止步八强。即使如此,这场比赛仍然是张安在奥运会上的最佳表现。

  美国女子乒乓球排名第一的职业运动员、四次征战奥运、还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毕业的高材生。

  按理说,这妥妥是别人的孩子了。但对张安的父母来说,他们还是为至今没有一份“真正工作”的女儿犯愁。

  华人父母、鸡娃半生,无论孩子去了多好的学校、站在多高的舞台上,归来仍抵不过一份稳定的工作。

  张安的父母来自西安,移民美国后,女儿于1996年出生于加州。张安的父亲曾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数学教授、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母亲曾在西安省队打乒乓球。所以,乒乓球是张安家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

  受父母影响,张安7岁开始接触乒乓球。儿时她的球桌只是公寓洗衣房里的桌子、家里的餐桌,但这并不妨碍张安展现的乒乓球天赋和热爱。父母也有心栽培,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带女儿回到西安,找球队和教练对女儿进行训练。

  12岁、 她成为了美国国家队的一员,并且代表美国参加了在东京的第一次世乒赛,而她所有的队友都是20多岁的成年人。

  12岁就参加世乒赛,还身兼女单、混双、女双三项,还在首日女单和混双资格赛取得胜利,用 “神童” 来形容张安并不为过。

  2012年,张安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代表美国队前往伦敦参战,当时她只有16岁。两年后,18岁的张安在南京青奥会上收获了女单铜牌,她也是美国队历史上首位在青奥会获得奖牌的乒乓球运动员。

  从伦敦奥运会开始至今,张安代表美国队连续四届参加奥运会,从16岁年少有为的选手、到如今28岁的老将,虽然最好的成绩是闯入奥运16强,但这并不妨碍她对乒乓球的热爱。

  作为目前美国乒乓球排名最高的女运动员、国际乒联世界排名前50位的她在采访中曾说过:

  相较于赢球,自己更享受打球的过程。她希望美国将来能够建立一个联赛,让球员打上职业比赛。自己愿意在其中贡献力量。

  足以见得,张安对乒乓球是真爱。但她与这份真爱之间,最大的阻力却来自曾经带她走上乒乓球这条路的父母。

  和很多华裔父母一样,张安的父母推孩子体育,只是希望女儿能进一所好大学。张安的妈妈曾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自然知道职业运动员这条路有多难走——尤其还是在乒乓球属于小众运动的美国。爸爸又是名校学者,张安生长于这样一个家庭,“唯有读书高”几乎是她人生唯一的“正确”选择。

  所以,16岁时,当张安拿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尽管输掉了第一场比赛,她的父母却认为这是一次巨大胜利——足够为女儿的大学申请加分。

  比赛结束后,他们希望女儿不再打球,而是专注于学习。从那以后,张安基本就不再打乒乓球了。她在学业上也没有让父母失望,最终被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录取。

  进入大学后,张安对乒乓球的热爱无法熄灭。于是,她决定休学一年,为里约奥运会做准备。妈妈不同意。虽然移民美国,但她的父母是传统的中国父母,他们希望女儿专注于学习、然后找一份朝九晚五真正的工作,过正常的生活。

  张安理解父母的期望,父母希望她能在硅谷科技界这片遍地是黄金的土地上大展拳脚、努力去实现二代移民的美国梦。但她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继续打球。她不想几十年后回头看时,后悔没有抓住机会。

  最终父母让步了。他们为女儿提供了休学期间的住宿、并支付了她参加比赛的费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张安取得了比伦敦更好的成绩,进入了第三轮。

  大学毕业后,张安没有像父母说得那样找一份真正的工作,而是选择成为职业乒乓球选手,参加各种比赛、职业巡回赛。

  这些年,父母对张安的劝退从未停止过。即使这次奥运会,她创造了个人最好的成绩,希望能够四年后继续参加洛杉矶的奥运会,但父母依然反对。父母追问的职业计划、“你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始终是她绕不开的问题。

  儿时拼命推孩子体育、推进名校后就让孩子放弃运动是挺典型的华裔父母的做派。兴趣可以、职业免谈。所以,美国网友对张安父母的做法表示太熟悉了。

  典型的亚洲父母了,即使孩子成功了,只要没有一份他们认可的工作,就是不成功。

  张安的父母为什么要让女儿一定找一份“真正”的工作?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是有收入的,张安还是全美第一,难道收入还入不了父母的法眼?

  职业运动员确实收入不菲,但也要看项目。像高尔夫、网球、NBA、超级碗这样的项目,球员简直赚到盆满钵满。可乒乓球在美国是小众项目,就算有一些联赛,它的商业价值也远不及上述项目。

  我查了很多资料,截止目前张安算上比赛奖金、商业赞助、代言等,大约身价有三百万美金左右。但这个数据并不是来自官方、也没有得到张安团队的确认。所以,只能说是外界的估算吧。

  联赛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主要收入来源,球员被球队雇佣去参加不同的国家联赛。根据数据,世界级选手每次获胜的收入在3000美元到3.5万美元之间。

  两年前,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在新加坡推出了首个WTT乒乓球大满贯赛事,拿冠军也才是10万美金(税前),剩下的晋级选手获得的奖金如下:

  也就是说你打进16强,个人才获得1.5万美元奖金,看上去也不算少,对不对?但你扣除掉税、住宿、机票、教练和支持人员的工资等费用,进入16强拿到的奖金说不定还要自己倒贴些钱。

  我查了张安在沙特阿拉伯和中国重庆的比赛,美国的种子选手遇到国内运动员被早早淘汰出局是必然的,所以她每次获得的奖金和16强相近,的大约1.1万美元左右;而在英国曼彻斯特的联赛中,她只拿到了650美元的奖金。个人机票钱都不够。

  至于美国本土,去年才有了自己的大联盟乒乓球FlintMajor League Table Tennis (MLTT)赛事,是由净资产2.43亿美金的IT富豪、乒乓球爱好者弗林特·莱恩创立的。

  首届MLTT杯八支东西部球队忙乎半年多,冠军奖金也只有10万美元。Inf News计算过,在乒乓球这个领域,就算世界上最好的选手每个赛季能拿到的奖金也就是20万-30万美元,张安作为“美国最强”恐怕拿不到这种金额。

  就算你是奥运金牌得主,在美国政府奖励你三万刀,扣掉税不足两万,这点钱和鸡娃体育烧得钱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一切都需要自负盈亏的美国运动员来说,乒乓球运动员打比赛赚的奖金实在少得可怜。要知道,2024年温网冠军的奖金可是350万美金(270万英镑)啊!

  除了打比赛赚钱,张安作为美国女子排名第一的乒乓球运动员,还有两个乒乓球用具的代言,但也仅限于圈内人士知晓,和顶级运动员签约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大品牌的代言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张安即使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靠着乒乓球养活自己是问题不大的,但想要过上质量好点的生活很难。

  而她在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父母送她参加训练的费用、装备费、早期打一场又一场比赛支付的路费和食宿费,她是否能靠着现在的比赛赚回来还真不好说。

  更何况,运动员一旦受伤,不仅治疗和恢复又是一笔费用,养伤期间如果错过比赛,那一整年有可能就是颗粒无收,确实不稳定。

  所以,张安的父母希望女儿离开乒坛、找一份正常的、收入稳定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普通中产家庭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把孩子送进名校、登上奥运的舞台,不是为了最后让她的职业轨迹风雨飘摇。

  也有网友觉得张安的父母“短视”了,女儿现在做全职运动员打比赛赚钱、以后退役当教练赚钱,不也是一条挺好的路吗?

  乒乓球在美国是一项小运动,业内顶尖教练和其他流行的运动项目教练比,收入千差万别。我认识的一位华人家长就在推孩子打乒乓球,请的教练每小时100美元,不算低。

  但除非是教练自己开一家俱乐部,否则这些钱不会全部归他,你为俱乐部打工,俱乐部要有抽成,最后落到教练手里能有六成都不错了。而且乒乓球教练通常也不可能像普通上班族那样每天八小时都有活干。

  所以小众运动玩得好,当教练吃饭也就是赚个生活费。从经济角度算性价比真是无利可图。

  至于去高校当教练这条路,乒乓球在美国的流行程度和商业价值远不及像篮球、橄榄球、游泳、击剑,能够让退役的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在大学有一席之地。

  这次参加奥运会的美国击剑运动员Alexander Massialas毕业于斯坦福毕业,今年30岁的他打完这届奥运会就退役了,然后会回到母校担任教练。

  估计在华裔父母眼中,这种运动轨迹才算圆满——自己靠着运动进了名校、登上了世界顶尖舞台、退下来又有一份相对体面和稳定的工作合约(虽然击剑队教练的年薪和篮球、橄榄球教练没法比),名、利、体面一石三鸟,完美。

  从回本和赚钱的角度考虑,父母有头脑和资源的,就走谷爱玲那条路,运动员转型成为跨界名人赚钱;爹妈没资源的,就只能督促孩子老老实实找个工作干、当回普通人。

  知晓这些,我们也多少能理解张安的父母为什么着急催她找一份正经工作了。对某项体育运动充满热爱与希望通过这项运动进名校、日后变现之间没有矛盾。

  孩子在运动生涯时期,站在聚光灯下、领奖台上享受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很美好,当他的运动生涯结束了,是否赚到足够的钱来支付未来的生活、或者有其他技能能够傍身,那是另一回事。

  说到底,推娃体育的终点到底该落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思考。如果抱着过强的功利心,大概率最后只能收获一场空;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开明些、释然些,一路推来起码能多几分母慈子孝。

  将近四十岁时,他们感到全身被经验塞得满满的,无法排泄,幸好他们有孩子,便强迫孩子就地将经验消化掉。他们想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往昔并未丧失,他们的回忆浓缩了,柔顺地变成了智慧。驯服的往昔!

  上一代的人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攒下经验有其价值、值得被借鉴和学习,但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我们终究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曝iPhone 16 Pro Max超窄下巴刷新纪录:很考验用户的贴膜能力

  【奔流·追踪】公寓离世女子多次考公笔试成绩第一 ?官方:最好成绩第25名

  武汉一女子被男子要求用新换腿上的,网友提醒“快报警”,律师:涉嫌性骚扰

  OpenAI推出新功能,将允许企业“定制”目前最强大的AI模型GPT-4o

  13年“拯救”3000位孩子,她却只说了一句线校不再提供研究生宿舍!!免费高清体育直播


本文由:欧洲杯体育用品官方提供
Copyright @ 2024欧洲杯直播_欧洲杯赛程 版权所有